盖硫黄性暖而利,其性下行,硝石性暖而散,其性上行,一升一降,此制方之妙也。《本经》治毒肿结气。
《本经》首言痈疽久败,排脓止痛,次言大风癞疾,五痔鼠,皆用生者,以疏卫气之热。止汗除湿进食者,湿热盛则自汗,湿邪客则发热,湿去则脾胃燥,燥则食自消、汗自止、热自除矣。
而表虚自汗,阴虚面赤者禁用。十枣汤驱逐里邪,使水气从大小便而泄,《内经》洁净府、去菀陈法也。
他如四物汤中之芎、归,即六味丸中山萸之义。生金辛平有毒,金箔无毒。
痘疹见点后,有寒热或胁下疼热,于透表药内用之,不使热留少阳经中,则将来无切牙之患。 若厥逆无脉,干呕而烦,面色赤,加葱白以通阳气,此皆得配合之神妙,能起死回生于反掌间。
有人患风瘙瘾疹,不时发,以绢裹,擦之即消。诸风口禁,更以石菖蒲、人参佐之。